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品牌 » 新的服装消费趋势

新的服装消费趋势

发布时间: 2021-06-06 06:45:13

A. 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服装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已经发展为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为一体,同时包含科学、技术、艺术、创新的综合性体系。但是中国服装业的现状却实在令人担忧!分析纺织服装产业链,国外企业控制着上游的织造开发和下游的服装设计,在市场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如老爷车、阿迪达斯、华伦天奴、耐克等不一而足。而中国的订单因为没有国际品牌的支持,价格缩水至少在七成以上。难怪有人说中国的服装行业拥有一流的设备、二流的产品、三流的品牌,是一个能够创造外汇,但并不能创造价值的行业。 中国的服装业要想走出被人掐脖断后的困境,必须着眼于打造世界品牌。必须将服装设计这个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表示:企业竞争将表现为以“品牌”为中心的设计竞争,设计也不再局限于成衣,而是从时装、成衣设计向鞋帽、饰品、箱包皮具等时尚商品设计延伸,创立并服务于品牌发展。 如此一来,中国服装业要打翻身仗,必须以以下三个方向作为发展趋势:一、力促高附加值的个性化消费 个性化消费,即高级定制。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网络服装(efu)设计将逐渐成为主流。在越来越专业化、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下,企业基于网络的CAD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标准化,产品的并行设计也将为CAD系统的高效快速提供支持。为有效提升市场规模及产品利润,服装CAD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也是必然的趋势。一种基于Internet的服装企业远程数据传输和监控系统即将问世,也为服装设计网络化和服装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在这方面,国外公司已经开始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目前国外市场上的在线三维服装CAD的应用主要有两类: 一种是用于精确的量身定做:针对具体客户的人体参数测量以及客户对服装款式的特定要求,进行精确测量和充分沟通基础上的服装设计,然后再生成相应的平面服装样片。该业务利用互联网通过远程控制实现,使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世界一流设计师加上其辅助设计系统的高效服务。这种基于网络的服装(efu)设计系统以美、英、法、德、日、瑞士的较为先进。 一种是用于直观的模拟试衣:通过对顾客体型的三维数据采集,进行互动式的服装设计,之后再生成相应的平面服装样片加工成所需的服装成品。这类业务也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基于电子商务的远程操作实现。现在美国的Land'send公司在互联网上就可建立顾客的人体虚拟模型,通过顾客在自己电脑终端上的简单操作,就可以试穿该公司所推出的服装,从整体以及各个角度观看自己穿上某套服装的视觉效果。另外,该系统还可进行立体互动设计,直到顾客满意。 现在,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研究开发的三维服装CAD软件已基本能实现三维服装穿着、搭配设计并修改,反映服装穿着运动舒适性的动画效果,模拟不同布料的三维悬垂效果,实现360度旋转等功能。其中,如美国CDI公司推出的CONCEPT3D 服装设计系统、法国力克公司的3D系统、美国格伯公司的AM-EE-SW3D系统、加拿大PAD公司的3D系统、日本东洋纺织公司的3D系统等。 我国虽然是服装大国,但在服装的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起步较晚。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实现了仿三维CAD设计,但离国外的技术水平还有较大距离。目前只有香港科技和北京长峰科技公司、北京服装学院、中山大学、杭州爱科公司、深圳盈宁公司等近年来开始了服装三维覆盖模式款式试衣系统的开发,且仅有部分软件进入了商品化阶段。在这方面,中国的服装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推进相关行业的设计开发 服装,其实质就是人们用以遮羞避体并塑造个人形象的一类物品。这样,从头到脚都应包括在服装的行业范围内。我们知道,现在的市场结构,无论什么地方,总是自然而然的发展为成衣商铺与鞋帽、饰品、箱包、皮具商铺相互混杂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都是服装行业不可分割的元素。 现在的服装制造业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认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从而造成了某某裤业、某某鞋厂等等。但是到了市场,它们还是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了一起。那么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资金雄厚的大企业为何不将它们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呢?显然是没有道理。 一旦时装、成衣设计与鞋帽、饰品等结合起来,其必将产生1+1>2的系统整合效应。在商铺里,不是由客户自己翻来覆去的思考如何搭配,而是由设计师事先推出一套一套的整体方案。然后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再进行微调,很容易的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对于那些地位比较高、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客户,企业则可以向她们提供高附加值的个性订制。通过当今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实施在线服装(efu)设计,专业化的设计指导加上充分互动的购买方式,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B] 三、着眼未来搞好品牌建设[/B] 从2000年开始担任温州服装商会会长,现在是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CFD 上海分部总裁的陈敏认为:“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的设计,同质化的产品已经没有竞争力,注重个性化的品牌需要更加专业化的设计。” 着眼未来的品牌设计,必须以专业化的设计水平加上细致化的服务质量再加上职业化的创新能力,三者合为一体,共同推动企业的大船向着品牌的财富之岛全速前进。要发展高附加值的尖端设计,满足于产品经营的加工型企业,什么时候也成不了领导潮流的服装业航母。必须将企业的战略中心转移到“品牌经营”上来。 品牌经营要以生活文化为基础,以服装设计为核心,以此开发产品来带动服装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品牌的经营不断迸发出勃勃的生机,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要同时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发展品牌,扩大影响。现实中,要建立高品位的商铺,吸引顾客称心满意的消费;网络上,要建立专业化的网站,实施在线服装(efu)设计,以专业化的设计与具体客户充分互动,打造超一流的服装品牌

B. 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近三年来我国服装零售业走势不容乐观。2010年,我国服装业量价齐升;2011年价升量跌;2012年,量价双双承压;进入2013年,我国服装终端消费仍然未见起色,延续疲软的发展态势,服装消费增长动力遭遇了发展瓶颈。2012年行业经历拐点,2013年行业颓势依旧

服装业以品牌外延扩张和提价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正遭遇到瓶颈,传统期货为主的订货模式也逐渐失去它的魅力。先讲期货订货制度,企业根据过往销售情况和对未来流行趋势的预判制定款式,这是一种传统链条式单向的"推",消费者是被动选择。而现在不少淘品牌常先少量推出某几种单品,根据消费者的预定的情况再决定哪些款式量产,相当于"类订制"。根据市场需求、终端消费者反馈来决定产销的典型企业是红海中杀出一条生路的小米。这个模式小米运用的炉火纯青,服装企业可以适当借鉴,将原来单向的生产方式灵活变动,更多的考虑市场的变化。而这些要求对信息的及时准确掌握和反馈,也对供应链的快速反应提出了极高要求。

粗放的外延扩张有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加盟与代理层级极多,利益纠葛复杂。在"旧时代"这是企业跑马圈地的法宝,能够快速占领市场,不断提高区域覆盖率和渗透率。但多层的代理层级使得服装企业必须通过较高加价率确保各渠道环节获得合理回报,产品成本的高企,使得其难以与线上扁平销售渠道下的价格相竞争。通过下图的对比可以看出,虽然线上品牌的利润较传统线下服装品牌要低一些,但是在成本一块却是大大低于传统服装企业的。传统服装企业竞争力在这里来开了一大截。

C. 服装在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来看,服装行业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产业”,其发展前景确实极为诱人。服装行业是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穿着需要,又是能引导消费者消费趋向的行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基本穿着向新颍多款式的中高档时装发展,因此,服装消费成为广大消费者和各阶层次人士的最迫切需要。
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分析:2012年产销量增长不大,盈利能力下降。在配额取消的出口释放效应和内需增长的拉动之下,今年以来纺织行业产销有所萎缩,上半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4亿元,同比增长21.18%,增幅落后于收入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也下降1个百分点。一季度纺织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分别为10.39%和2.90%,较2011年同期分别下降0.35和0.42个百分点,子行业中除针织略有增长和棉纺织基本持平外,其余均出现下降。
一是行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回落将缓解行业的供给压力,但也使未来两年行业增长的动力大为减弱。
二是新型面料研发成效不大,低端产品约占80%以上,并且以满足国内消费市场为主,能够进入国际中高端市场的成品不及10%。
三是我国服装品牌不够硬朗,能叫得响的品牌有七匹狼、波司登、利郎、才子、秋水伊人等,有国际市场号召力的大品牌不多。
现在,服装行业在不断地更新人们的观念,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时装设计师的创意一旦被消费者,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这样为数众多的服装、款式新颖的服装汇入到服装发展大潮中,加快了服装行业发展进程。服装样式趋向多样化,还要求符合穿着的场合,人们休闲的生活方式,更加崇尚体育运动,都将会对服装样式的面市产生巨大的影响。
2012年服装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概括及发展:随着网络在各大行业的普及,服装行业也不另外,是否开展网络平台,这关系到企业在今后的销售道路上的提升,有专家预言,在2012年之后,没有网络渠道的企业可以算是一个失败的企业,因为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在传统销售渠道中,还要外派大量业务员实地考查,创办当地办事处,这笔投入可以说是相当大,就网络而言,也就是组建一个网络团队,建造企业网站,商务平台,哪一个投入更大,哪一个回保更多,这就需要企业自己去衡量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行业、企业都适合去开展网络。服装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及发展走向,选择网络平台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D. 服装流行趋势对服装业的影响

一、流行服装与服装的流行

流行服装就是我们所说的时尚性服装,亦称时装。在一段时间内一般是靠款式、颜色、风格、图案或材料等因素在市场上甚为流行,被消费者所普遍接受的服装。
服装流行意味着人们服饰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的变化,反映了在不同时代和环境条件下,人们的个性表现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具备对流行的敏锐观察、分析能力、才能创造出新的流行样式。服装流行是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和人们思潮发展的产物。在收集、挖掘、整理并综合大量国际流行动态信息的基础上,反馈及提前反映服装市场,引导生产和消费。因此,服装流行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多方面的因素,它是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兴衰、人们文化水准、消费心理的状况以及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紧密相连的。影响服装流行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政治文化条件、经济科技水平、个人生活观念及社会群体意识等。

二、影响服装流行的六大因素

(一)自然环境条件因素
服装因适应生态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影响服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条件等。气候条件对于人类服装的影响,从古到今一直没有间断过。人们在设计、制作服装的时候,相当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其生存环境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又直接决定了此地区的服装风格。地理条件是人们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因素,服装要充分考虑到地理条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设计制作最适合某种特定地理条件的服装来保证人体生理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人口分布指区域性人口的密集程度、年龄层次、职业、性别比例等条件状况。人口分布对服装流行消费的状况具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人们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从而形成层次性的服装消费,并由此产生各种形式的服装流行。
(二)社会环境条件因素
社会活动及生活环境会对人们的服装流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古典时期,人们通过礼仪、服装和语言,可以清楚地界定阶级结构。工业化时代,流行变得更为重要,都市生活为人们带来广泛的流通形象,追随流行似乎变成一种重新创造多面化自我的策略。纽约的服装工业对流行趋势的认识以及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美国也从单纯仿冒向原创性发展。后工业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款式逐渐被快速变迁的流行服装款式取代。社会结构也对服装款式的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民族的服饰表现出群体和民族里每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其服饰传递穿着者的信息包括社会阶层与地位,地域、种族和宗教,节庆和特定仪式中的各种专职功能,年龄、已婚未婚区别,城乡等。从形式上看,人类社会发展中无论是群体生活习惯还是民族文化都对服装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政治文化条件因素
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状况及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服装的流行也有影响。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常常会引起服装的变化。战争是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对服装流行也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使人们着意于服饰的精美华丽与多样化的风格。任何一种流行现象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服装的流行也必然受到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及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制约。文化及艺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时代的服装风格及人们的穿着方式。无论是哥特式、巴洛克、古典主义,还是现代派艺术,其风格和精神内涵都反映在衣着服饰上。
(四)经济科技水平因素
服装是社会经济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政治的基础,是服装流行消费的首要客观条件。社会经济与科技环境反映了一种生产关系,直接影响到服装流行趋势与消费倾向。新的服装样式能否在社会上流行,需要社会具有大量提供该服装样式的物质能力,还有人们需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服装从手工缝制走向机器化生产。纺织技术的进步和化学纤维的发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衣着服饰。现代纺织、染整、加工等技术,不断地满足着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加快了服装流行的进程。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服装生产和新材料开发,都推动了服装的流行。
(五)个人生活观念因素
个人的生活观念包括个人需求、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个人需求是人们生理或心理的一种缺失状态,它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生活方式对服装流行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生活空间对人们的穿衣打扮影响很大,为了生存和进行社会交际,必须使自己的穿着能适应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的人群有各自独特的社会心态,导致不同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对服装流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无处不在。人们对服装的造型、色彩、图案等元素的选择会有相应的变化。东方人的服装较为保守、含蓄、严谨、雅致,西方人的服装则较追求创新、个性、奔放、随意。
(六)社会群体意识因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是影响人们消费需求的思想基础。服装具有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两者都会使人产生相应的象征性概念,这种概念一旦稳定,就会成为一定时间、范围里的社会意识。这种反映在社会群体中的服装意识不仅表现在对服装的外在评价上,也对服装的使用性和社会功能的适应性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使这种意识成为一种对服装综合评价的标准。一般来说,越是在科学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自我意识就越强,就越不轻易盲目地效仿某种消费行为;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为中心的大城市象征着一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这种象征性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固定的社会群体意识,可以对流行行为产生制约作用,由此而形成趋势。
作为从事服装的专业人士,要能够把握流行,引导流行。在崇尚个性的今天,已不再是某一具体款式、特定色彩的流行,而是某种服装风格、某一系列色彩、某些流行元素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分析纵向的历史流行规律,注意了解横向的国际流行信息,积极关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动态,及时对人们在新时期新动态下可能产生的新的消费审美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对影响服装流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把握流行。

E. 服装业 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

不管对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来说,2019年并不是最好的一年。有人高调辉煌,也有人暗淡离场。
甚至还有人放话说:2019年,别开服装店了!
这样的话未免也太偏激。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及时规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根据去年的事件分析今年的趋势,并以此对自己的品牌进行迭代,让自己越做越好!
时不待人,2019年都已经过去了二分之一,我们来看看2019下半年的服装业趋势。好好看,千万别掉队!


01国潮夺目,运动品牌飞驰


运动品牌的崛起,向潮牌的靠近,是近两年最为明显的趋势之一。
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运动服饰行业规模为1045亿元,同比增长9.77%。到了2018年,则达到1147亿元,同比增长9.76%。
可想而知,到了2019年,这将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算上今年,李宁已经是三登国际时装周了;
安踏也毫不示弱,收购眼光一如既往的犀利独到:从FILA到芬兰体育巨头AmerSports,正式向世界宣告中国运动品牌的崛起!
我们的国产运动品牌,正在以飞速追赶Nike、Adidas。不仅是产品外形的升级迭代,更多的是质量上的紧追猛赶!
再来看以前曾被嗤之以鼻的潮牌,如今也是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太平鸟玩转跨界虏获一票粉丝;
淘品牌出身的花笙记竟也成了各路明星大佬的首选;
冠希哥的CLOT更是用一次又一次中国风的设计震惊世界!
当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运动品牌与潮牌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毫不夸张地说,2019年,中国运动、潮牌市场正在全面爆发!


02品牌文化决定消费者去留


从PhilippPlein抄袭到潮牌MLGB因名字掀起的轩然大波,哪一个不是受到强烈抵制。不难看出,如今品牌作死真的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儿。
而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品牌的文化,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待人处事的态度。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今年年初两大品牌给出的贺岁片--巴宝莉的诡异画风被全网吐槽,优衣库则好评满满。
新春洋溢的优衣库贺岁片:光是一则广告,就能左右顾客对品牌的看法,何况是品牌背后的文化呢?


03品质优先,快时尚逐渐没落


不是我唱衰快时尚,只能说:靠快产争流量的时代,逐渐消失了。曾经风光一时的各大快时尚品牌,纷纷进入寒冬时期--
Topshop亏损,与中国合伙人解散,退出中国市场;
NewLook业绩不佳,关店潮,退出中国市场;
H&MNyden业务重组,CEO辞职;
GAP退出澳大利亚市场,关店潮,关闭第五大道核心旗舰店;
Forever21退出法国市场;
……
几天前,时尚机构Threp也发布了一组数据,更是力证快时尚之路有多难走--
有25%的女性消费者表示将从2019年开始不再购买快时尚服饰。其中大部分为年轻消费者。
有40%的受访千禧一代表示会停止购买快时尚品牌产品。年龄在18岁至21岁的受访者中,有54%决定购买质量更高的产品。
如今,消费者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美的需求,更多的是在乎质的保障。即便是90后、乃至于00后,都是如此的消费观念。
所以,2019年,光靠'快'已经不够了,脚踏实地才是发家硬道理。


04线上加速线下融合

纵观国内外服饰零售市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
优衣库:消费者线上下单后,线下数百家门店支持24小时内便捷取货;
太平鸟:通过商品、支付等维度打通,支持门店扫码购、门店自提等新业务;
男装品牌CommonGender,更是一上市就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全渠道销售模式
到了2019年,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模式已经成为服装业的大趋势。


05短视频、直播盛行,赚钱新路出现


如今短视频大行其道,比如抖音。
不少人也发现其庞大的流量能为己所用,很多品牌已经开始从短视频平台导流,就连茵曼、Dior这样的大牌都入驻了抖音。
互联网如此普及的现在,过硬的产品固然有能耐,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也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
年轻人在哪,哪就有流量,哪流量多,广告投放目标就在哪。
短视频和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将会成为未来5年里最火爆的宣传模式。


06个性化、定制化转变


当所有信息都触手可得,消费者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他们会更希望能够基于个人需求来自己掌控购物。
且随着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喜好、习惯和需求都有着新的特点:更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未来品牌可以以大数据为依托,针对个体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就像服装Stitch,已经开始根据算法和造型师建议,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装与配饰推荐--
在Stitch买衣服,你只需要登陆它的网站,填写一个关于个人时尚偏好的问卷调查,包括尺码,颜色,样式等。
有了这些信息,StitchFix的专业时尚师,就会人工挑选5套服饰组合搭配,免费寄给你。
然后你可以在家试穿,把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免费回邮即可。款项就由StitchFix自动从信用卡里扣除。
这种算法式个性定制,让StitchFix光在2018年一年,就赚了3800万美元!


07底线重视,品牌集体下沉


一边是几近饱和的一二线市场,一边是还未完全开发的的三四线城市,对国内服装来说,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块诱人的蛋糕。
成立三年即登陆纳斯达克的拼多多,率先撬开了下沉市场的大门。紧接着,趣头条的上市又再次证明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品牌下沉。
除了早期在三四线市场发家的海澜之家、安踏、森马、以纯等本土品牌外,很多一二线品牌也开始来分一杯羹:
拉夏贝尔计划在3年内募资新开店3000余个,重点投向二三线及以下城市,进一步提升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力度。


08颜值第一,产品店铺缺一不可


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颜值,也越来越愿意把消费支出花在,给自己带来美的感受与体验的商品和店铺上。
现在店铺同质化特别严重,差异性不大。所以,产品上很难给到顾客新鲜感和奇特感......
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的店铺如果不在空间和视觉上为顾客制造新奇的美感,就很难在同品类中突出。所以,美已然成为了各大店铺最强的竞争力。

F.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4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后,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男装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明确,质量比较稳定。品牌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生产经营向系列化、休闲化、国际化、多品牌、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企业间资源整合周期缩短;企业注重利用品牌效应,建立产品跨地区、跨国市场营销网络。由于中国男装市场品牌发展起步较早,相较于其它服装成熟,但由于各地新品牌层出不穷,因此竞争仍异常激烈。
三、运营分析

服装品牌目前主要为两种运营模式:走大众品牌和走专业品牌。两种运营模式在设计、生产、价格、渠道和促销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大众品牌分析

设计、生产:国内大众服装品牌在设计上主要以满足主流大众的整体需求为主;在生产上以大规模定制为主。

价格:目前国内大众服装品牌主流价格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价格在中高档的基本为正装和时装品牌;国外进入国内市场的大众服装品牌较少,进入的也基本上也集中在高端。

目前大众服装品牌行业流行的渠道方式主要为。

专业品牌分析

设计、生产:专业品牌在设计上以时尚、风格、经典、精品为主,更多的以满足目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时尚要求,具有一定或较高的附加价值。生产上以小规模生产或订制为主。

价格:专业品牌价格基本走中高端,且进入国内市场的国外服装品牌也基本都为专业品牌。
专业品牌基本以自营为主,渠道主要布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或一些消费水平较高有影响力的一线城市。
参考资料: http://www.bosidata.com

G. 求中国年轻人的服装消费趋势及其原因

正文奢侈品消费“年轻化”趋势及其原因探究发布
发表时间-2008-8-24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 琴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 要]中国正成为全球快速增长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品消费人群日益“年轻化”是其重要特点。社会转型创造了新的高薪职业阶层,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和银行信贷制度解除了年轻人奢侈品消费的后顾之忧;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渗透,注重外在评价的传统文化观念,都推动了年轻人奢侈消费的浪潮。

[关键词]奢侈品 消费 社会转型 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正成为世界快速增长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据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05年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20多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的12%,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年销售额将达115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的29%,其规模仅次于日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小组研究报告更是指出:“到2014年,中国消费者将取代美国消费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1]

《新财富》通过对9家奢侈品品牌及品牌代理商的调查发现,这些奢侈品近三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10%的增长率。据测算,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并且还在迅速增长。这使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谁在购买超出普通人承受能力的高价奢侈品?过去20多年,奢侈品消费往往被定位于权高位重的中老年富裕阶层。然而事易时移,今天的奢侈消费已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的趋势。

就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 40~6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体。就一个社会的财富占有规律来说,社会主要财富应该集中在40~60岁的中老年人手中,他们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体;而中国反常的现象是20~40岁的年轻人是奢侈消费品的主体,这其中不乏在校读书的学生。可见,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年轻化趋势是值得研究的。现在年轻人对奢侈品的消费能力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外国商家的注意,有眼光的商人已经盯上了中国人的钱包,正在研究年轻人的奢侈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本文则从社会、文化两方面探讨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的原因,以期对构建健康合理的消费文化作出贡献。

一、社会原因探究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逐渐深入,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被工业化、信息化社会所取代。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涌现出了许多高收入新兴行业,比如电脑、信息、股票证券、房地产、保险、娱乐、影视等。这些高薪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现代素质,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因而从业人员中均以青年人为主体。这类人被称为社会中的“金领”,主要是指各大公司的CEO (首席执行官)、CFO (首席财务总监)、COO (首席运营长)等。他们一般年薪在30万甚至百万以上,具有很强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同时对于衣着、生活方式及品位有更高的要求,因而成为时尚奢侈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现代金融信贷制度和信用卡业务也对年轻人的高消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代银行信贷的发展使“超前消费”成为可能,分期付款、提前消费进一步刺激了年轻人奢侈消费的欲望。信用卡更是彻底打破了消费者的顾虑,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般来说,富起来的人而且是相当富裕的人才去考虑奢侈消费。当前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才刚刚达到1000美元,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奢侈消费个体呢?甚至有些刚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也奢侈起来,要穿世界名牌服装,要喷世界名牌香水,要戴世界名牌手表,而且越贵越要买,越洋越要买。可以说,正是银行的分期付款和信用卡业务解除了消费者奢侈一把的后顾之忧,再加上年轻人易冲动,易受广告传媒的影响,追求奢侈消费在一些城市中正成为时尚。现在大都市20~30岁年轻人大都是奢侈消费的崇拜者,他们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宁愿钱难受,不愿我难受”。一些年轻人脱离实际需求,盲目攀比,举债进行高消费,一些外国厂商也瞄准青年群体好奇、攀比心理和新富阶层显示奢华地位的炫耀心理,不断翻新花样,鼓励年轻人及时消费、过度消费。如一些人手机的更新频率超过一年一部,每当商家推出一种新的功能或新款造型手机,即使不是很需要,或者根本用不着,并且明知新推出的手机价格不菲,但仍有很多人会倾囊购买,甚至举债消费。

此外,当代中老年人的收入与积蓄较低也使高收入的青年人成为奢侈品消费主体变得更加突出。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因为按照一般规律应是人到中年以后最具经济实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更是财富与年龄成正比,老年人的财富是自己一生奋斗所得。然而中国的独特国情是:几十年的经济落后与停滞使如今的中老年人普遍没什么积蓄,长期的工资冻结与市场僵死,使他们又无任何体制外收入可得。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应地带来通货膨胀,进一步消化掉了他们有限的积蓄。到了国家加大居民个人收入改革的90年代,中老年人在市场竞争面前缺乏竞争力,所得有限。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便是当代青年在经济实力上往往超过中老年人,成为高收入人群。由于青年人不像中老年人那样多地替未来做准备,他们信奉“能挣会花才是现代化”等观点,使得他们成为高收入群体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成为高消费群体。来自北京商家的调查提示,电脑、摄像机、VCD机、高级健身器材、手机、私家车等高档先导消费品的购买者均以年轻人为主。

二、文化原因探究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认为,不能“仅仅将消费看作是生产过程的顺理成章的结果”,因为“在现阶段,当代西方社会中符号产品的过剩、文化失序与分层消解的倾向,表明文化问题已经凸显,它为我们对文化、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概念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启示”。[2]迈克·费瑟斯通的这种思路提供了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一角度来认识我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的原因。

年轻的奢侈品消费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他们的成长过程,几乎就是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从发轫走向流行的过程。消费主义是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主流消费思潮,崇尚感观刺激,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所在。消费主义文化首先于20世纪中叶在美国出现,尔后开始向西欧、日本等国传播。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消费主义文化作为西方消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始影响国人的消费观。实际上,当中国的整体消费力还不高的时候,西方奢侈品文化的冲击便已不期而至,强烈地刺激起年轻人的消费欲,从而形成消费欲胜过支付力的“年轻人困境”。这其实也是奢侈品的固有特性,因为从经济学的定义来说,奢侈品就是“价值品质比”和“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最高的产品。而在国际上通用的定义中,“奢侈品”本身就象征了超过一般需求的独特、稀缺、珍奇的消费品。

年轻的一代没有在艰苦环境下生活过,受传统的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教育较少,而高消费的价值观和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从家用电器到时尚用品,再到奢侈品文化渗透,他们充分接受并体验了这股消费浪潮。他们在消费观念上容易接受奢侈品,甚至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而青年自身追求新奇、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以及商家针对这些特点制定的销售策略,也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奢侈消费品的信徒。透支、借贷、典当都成了流行的消费观念,享乐主义原则战胜了禁欲主义原则,节俭已不再是一种被人称颂的美德,不会消费或者不敢消费仿佛是可耻的。

另一方面,东方文化中固有的重面子、重社会评价的传统文化也使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奢侈品消费来彰显自身的能力与财富。这也即是弹丸之地的日本和人均GDP仅1000美元的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之首的文化原因。由他人感知的“外在自我”和自己感知的“内在自我”两个层面构成了自我。面子意识更强调外在自我。集体主义面子意识较强的中国人往往更注重外在自我的展现和提升。不难看出,这种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奢侈消费类似于凡勃伦论述的“夸示性消费”。“一个人要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对他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显示他的支付能力。”[3]现代商品社会,显示支付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购买价格超乎常人能接受的奢侈品。因而,奢侈品消费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年轻的财富新贵们展现自身能力、个人财富最有效的手段。“经济的行为,同时也是生产各种不同符号价值的超经济的行为”。[4]所以,年轻人奢侈品消费主要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注重个人炫耀,而在欧美国家,主要集中在房屋、汽车、家庭旅游的消费上,注重生活质量和情调。对奢侈品的购买标示着某一特定群体成员的身份,商品本身已经具备了标志地位的能力。人们无须知道某人的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单单根据他的口味、他的服饰用品之品牌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归入某一社会阶层,因为消费者的社会等级对应着社会所认可的消费等级。不同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不同的购买能力,进而决定了不同的消费水平,这样就把奢侈品消费的成员划分到了受尊重的群体和阶层。现代传媒就常常把奢侈性消费看成是高雅趣味的标志。

奢侈消费的背后是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消费和浪费。中国现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经济发展压力。如果我们继续按照奢侈生活方式去消耗有限的资源,支撑我们生存的生态系统将变得更加脆弱。没有了自然的根基,别说奢侈,恐怕连最基本的生存也难以持续。

我国是一个有着节俭传统的文明古国,“俭”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我们并不是提倡一味地节俭,而是要倡导一种合理、生态的消费观。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节约,反对奢侈消费,倡导生态消费、绿色消费,走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乔纳森·加纳,中国消费力的崛起——理论和证据[M],郭丽红译,上海, 世纪人民出版社,2006.4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9

[2]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9

[3] Jean Baudrillard.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M]. Economy of the Sign, 1981.pp156

H. 未来服装的发展趋势是哪种营销模式

网上这块肯定是必然趋势,实体店也不可能就不存在了。建议多关注网络这块

I.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近年来,来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源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在中国巨大的市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和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用于服装的消费仍在不断增长。

从年龄来看,25-45岁的消费者主导了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也将呈现类似的趋势。

J. 服装业未来发展趋势

从零售端来看,服装行业整体的零售额并未如产量一般出现骤降,而是在“温水煮青蛙”的态势中出现了产业增长速度的连年下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服装行业实现零售额7021.5亿元,同比增速接近30%,直到2016年,产业规模增速仍有6%以上的水平。到2017年,服装行业零售额增速骤降至1.4%,实现年零售额10356.4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预计2018年服装行业零售额将达10985.8亿元,同比增长6.08%。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的消费品行业,受益于终端消费的逐渐复苏,已进入转型调整期,面临着消费不断升级、需求趋向多元的新变化。行业内多家公司保持"品牌+平台"的发展路线,正努力向管理信息化、运行智能化、产品品牌化、服务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热点内容
女装城市衣柜风衣 发布:2021-06-06 09:28:55 浏览:942
开县成鑫珠宝 发布:2021-06-06 09:28:04 浏览:302
美国红酒勋章怎么样 发布:2021-06-06 09:27:55 浏览:435
绿色礼服配什么鞋子 发布:2021-06-06 09:27:51 浏览:346
绿色的连衣裙搭什么鞋子好看图片 发布:2021-06-06 09:27:48 浏览:461
雅诗兰黛化妆品集团 发布:2021-06-06 09:27:01 浏览:495
雅诗兰黛产化妆品图片及价格 发布:2021-06-06 09:27:00 浏览:320
绿色的连衣裙搭什么鞋子好看吗 发布:2021-06-06 09:26:39 浏览:206
美国红酒勋章 发布:2021-06-06 09:26:03 浏览:472
雅诗兰黛产化妆品图片 发布:2021-06-06 09:25:57 浏览:171